空警2000预警机空军主力的预警机装备(预警机是怎么个概念?)
空警2000预警机空军主力的预警机装备






空警2000预警机,空军主力的预警机装备 空警2000预警机是中国空军重要的预警机装备,它是一种具有高科技的电子侦察、预警、指挥系统,具有宽广的侦察覆盖范围、高效能的抗干扰能力和强大的作战能力,是空军主力的预警机装备。空警2000预警机有三个主要念宏的特点:之一,它具有宽广的侦察覆盖范围,可以探测仔灶册从大气层以下至海洋层上空的大范围目辩陵标;第二,它具有高效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准确探测到敌方射程范围内的目标;第三,它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可以迅速准确地发现、跟踪和监视目标,从而保障空军指挥控制能力。空警2000预警机在空军作战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发现敌军的位置,从而及时发出警报,让我军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的攻击,实现作战目标。另外,它还可以提供准确的情报给指挥部,以便指挥部可以更好地控制战斗。空警2000预警机也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比如,它采用台湾技术,具有紧凑的体积,可以更节省空间;它的探测范围更广,可以探测到大气层以下的目标;它还具有高效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抵抗敌方的电子干扰;它的数据处理能力强,可以快速准确处理大量信息,提高作战能力。综上所述,空警2000预警机是中国空军重要的预警机装备,它采用台湾技术,具有宽广的侦察覆盖范围、高效能的抗干扰能力和强大的作战能力,是空军主力的预警机装备,可以发现敌军的位置,从而及时发出警报,让我军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的攻击,实现作战目标。它还可以提供准确的情报给指挥部,以便指挥部可以更好地控制战斗,它的紧凑体积、宽广探测范围、高效抗干扰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使它在空军作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空警2000预警机是中国空军的重要装备,是空军作战的重要保障,为空军作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从而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预警机是怎么个概念?
解释详细点`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飞机,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大多数预警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机背上背有一个大 “蘑菇”,那是预警雷达的天线罩。目前,世界上拥有预警机的主要国家和机型有:美国装备了E-2A、B、C、2000型"鹰眼"预警机和E-3"望楼"预警机、E-8远距离雷达监视机,俄罗斯装备了A-50预警机、图-126预警机,英国装备了"猎迷"-MK3预警机,日本装备了E-767预警机和E-2C"鹰眼"预警机,以色列装备了先进的"法尔康"预警机……预警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青睐。�
主要由航空母舰舰载预警飞机和侦察卫星等组成,通常以电子侦察设备等发现敌目标,迅速将情报信息传送给航空母舰指挥控制中心,由其指挥舰载武器实施攻击。
电子侦察警戒网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在敌作战平台(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发现,并引导己方兵力进行拦截和干扰;发现来袭导弹后即向航空母舰战斗群发出警报,进行目标指示,保障战斗群的各道防线实施有效干扰或将导弹击毁。
舰载预警机通常配置在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敌来袭方向上,前出距离为200海里,带副油箱时续航为6小时。每艘航空母舰搭载预警机4~5架(一个中队)。作战时能保证有一架在空中警戒。预警机可在半径数百海里、高度30000米以下的广阔空域同时发现、识别、跟踪、监视250个以上速度不同的各类目标,并控制30架作战飞机进行空战。它在航空母舰前方370公里空中警戒时,通过数据链等通信设备为航空母舰战斗群及时提供距航空母舰千余公里以内的来袭高空轰炸机、低空轰炸机、低空战斗机、舰船和低空巡航导弹等目标的坐标、批路及主要参数。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术旗舰指挥中心与预警机之间有数据链进行信息交换,共同完成预警及任务分配等任务。预警机的电子侦察设备和机载雷达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工作,能抗击敌电子干扰。
如E-2T预警机作战使用时,可全面监控其防区范围至对方纵深内的广阔空域,增加预警时间,加大防御纵深,进而对对方达成战役的隐蔽性、突然性构成严重威胁;可对己方作战飞机实施及时的指挥、引导,增加主战飞机的作战范围,先对对方发现和攻击;可前出指挥引导,当情况需要时,E-2T也可在F-16的掩护下,前出150~2千米进行区外活动,实施警戒、指挥、引导等综合保障,进而对对方纵深部署构成经常性的威胁。当飞行高度为9100米时,其对高空轰炸机发现距离为650千米,对低空轰炸机的发现距离为480千米,对低空战斗机的发现距离为408千米,对舰船的发现距离为360千米,对低空巡航导弹的发现距离为250千米。E-2T升空后,可有效弥补地面雷达存在的对低空目标的探测死角。1架飞行在约10000米高度的E-2T,可侦测时速0.9马赫的低空飞行目标,可较地面雷达提前20分钟发现目标,因而可使防空预警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25分钟。E-2T与IDF、F-5E、幻影2000、F-16等型战斗机可实现数据传输系统联网,联网后1架E-2T型机留空活动,可同时引导190批飞机实施空战。E-2T装备有ALR-73被动探测系统,可侦测距其850千米处的电子信号发射源,可与EC-130H型电子战飞机配合实施电子战行动。
预警机虽监视范围大、指挥自动化程度高、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常远离战线、纵深部署、执勤时有歼击机掩护,工作效率高。但它也存在着许多弱点:活动区域和飞行诸元相对固定;活动高度一般在8000~10000米,有一定规律;飞机体形较大,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利于雷达发现和跟踪,行迹容易暴露;机动幅度小,机载雷达只有在飞机转弯坡度小于10度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对空的正常搜索,且下视能力弱于上视能力;巡航速度慢,机上没有攻击武器,自卫能力弱;电子防护能力弱,工作功率较大,极易对方探测、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攻击;技术复杂,作战操纵不便。在未来作战中,我们只有打掉敌预警机,才能挖掉敌航空母舰上的"眼睛",瘫痪敌"大脑"中枢,掌握战场制空权和主动权。因此,应立足现有装备,针对其弱点,寻求有效的战法。
如E-2T预警机的弱点有以下三个方面:机动性差。由于其速度/巡航速度496千米/小时,更大速度也仅598米/小时,实用升限低只有9390米,因而在受到导弹攻击时难以规避;被弹面积大。E-2T身长17.54米,翼展24.56米,天线直径约7.3米。据理论计算其被弹面积是F-16飞机的1.6、米格-29机的1.5倍,被命中击毁的概率高;自身没有防御能力。一旦对方攻击武器突破其掩护兵力的防护,E-2T就成了没有还手之力的靶子。
电子侦察,及早预警
要根据敌预警机基地和我重要保卫目标的位置,研究敌航母出动的主要方向,针对敌预警机的活动高度、探测能力,分析判断其可能的活动区域;采取电子侦察机和技侦部队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敌动向、通信和预警系统、各类目标的侦察监视,及时掌握敌预警机活动情报;针对敌预警机飞行高度高、目标大、不断工作的弱点,我可及时启用大功率干扰雷达,突然探测;广泛收集电子情报,组织对预警机预先电子侦察和直接电子侦察,准确地掌握其作战活动规律。
欺骗迷敌,电子干扰
要集中主要电子对抗力量,干扰预警机机载搜索雷达,为航空兵突击兵力开辟安全的电磁通道;采取模拟欺骗,巧设诱饵,严密组织电子防御,以防止敌预警机的雷达搜索及电子侦察,避开电子战飞机的电子进攻和反辐射导弹攻击;对敌军战略电子侦察和航母编队的战术电子侦察进行电子欺骗。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以及海湾战争都一再表明,只要施计用谋,可以隐蔽战役战术行动企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经常使用无人侦察机和干扰机在箔条干扰走廊的掩护下,抵近航母编队实施干扰,频频调动敌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其他作战飞机,诱导欺骗敌雷达开机、电台工作,对航母编队进行电子疲惫。
布撒扰片,通信干扰
由金属箔条形成的干扰走廊是干扰敌预警机机载雷达的简便有效 *** 。战役行动开始时,首先出动电子干扰飞机,在航母编队周围空域多方向、多层次大量布撒箔条干扰走廊,同时使用干扰飞机从多个方向对敌预警机机载预警搜索雷达和区域防空系统的相控阵雷达施放大功率有源干扰。可以出动电子干扰飞机用机载通信干扰装备,对敌舰载特高频卫星通信收发信机和卫星信号接收机进行有源压制性或有源欺骗性干扰,破坏卫星通信的接收系统。
空中打击,以空制空
众所周知,舰载预警机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都在距航母数百公里的地方巡逻,从而为我们率先打击敌预警机提供了可乘之机。当掌握敌预警机活动区域位置信息时,我机应先期起飞,隐蔽出航,尽可能与敌预警机同时到达其预定活动区域,对其实施突然打击;当敌预警机换班或空中加油时,应抓住其机动能力受限,疏于戒备的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力量进行打击;要根据战场情况和敌预警机可能活动的空域范围,划定电子干扰机和歼击掩护机活动区域,以保证一旦发现预警机,能够立即升空,按照所划定的区域对敌干扰;要采取多向进入,多机突防围歼战法,低空进入,低空接敌,低空占据待机点,然后以快速机动的性能优势,迅速爬高抢占有利空域,突然发起导弹攻击。
机动设伏,远程打击
敌预警机通常在空中进攻编队后侧,距攻击目标一定距离(300~400千米左右)的中高空空域活动,有相当的掩护兵力和一定的干扰自卫能力,能及时发现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因此,打敌预警机,要全面掌握敌预警机活动规律和特点,搞清其优长和弱点,切实做到"知彼"。要选择作战空域大、反应速度快的地空导弹部队,担负打预警机任务,部署在防空区内,在掌握敌行动征候后,携带精干主战装备以摩托化行军方式,在数小时内快速机动前出至预定作战地域,选择敌预警机探测盲区范围,占领发射阵地,做好战斗准备。作战中,应放过敌其他飞机,专门伏击在作战地域上空活动的敌预警机;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每射击一次(打一仗)就立即转移阵地或撤回原防区;要充分发挥远战武器的威力,待敌预警机准备升高和着陆时,迅速突然袭击,打击敌飞行平台。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我国预警机制共研制了几代
目前,我国预警机已发展了三代。
一、预警机定义
预警机即空中指挥预警飞机,是指拥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预警机在战争中起到“灵魂”和“神经中枢”的作用。

二、我国预警机发展阶段
预警机的研制历程最早始于二战期间,中国的预警机研制起步始于上世纪6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之一阶段,从60年代至80年代末,艰难起步。此时国防工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空军虽然经历了朝鲜战争的锤炼却还没达到覆盖整个疆域的水平。这一阶段产生了我国之一个预警机——空警一号。
第二阶段,90年代至2010年,全面开花。不仅满足了自身装备需求,还开始出口到国外。突破了机载雷达的技术难关,实现了在大型脉冲多普勒预警雷达领域的技术攻关,产生了多个代表性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200以及出口型预警机ZDK03。
第三阶段,2010年以后,这一阶段我国预警机技术再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代表更高技术水平的就是空警-500。空警-500不仅应用了全新的雷达技术,在信息系统方面,还首次全面实现了所有分系统的国产化,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国产化。

三、研制预警机的意义
研制预警机的意义在于提供高效、及时的预警系统,以保护国家和地区的安全。预警机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和通信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探测敌方军事活动、威胁或突发事件,为国家、军队或地区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
预警机可以用于监测空中、地面、海上和空间等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导弹发射、敌方战机进入领空、海上威胁、灾害监测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实施及时的防御、应对和决策,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有效防范军事威胁和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发挥重要的战略和战术作用。
预警机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二战期间。
预警机的研制历程最早始于二战期间,中国的预警机研制起步始于上世纪6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之一阶段,从60年代至80年代末,艰难起步。此时国防工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空军虽然经历了朝鲜战争的锤炼却还没达到覆盖整个疆域的水平。
这一阶段产生了我国之一个预警机——空警一号。第二阶段,90年代至2010年,全面开花。不仅满足了自身装备需求,还开始出口到国外。突破了机载雷达的技术难关,实现了在大型脉冲多普勒预警雷达领域的技术攻关,产生了多个代表性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200以及出口型预警机ZDK03。
第三阶段,2010年以后,这一阶段我国预警机技术再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代表更高技术水平的就是空警-500。空警-500不仅应用了全新的雷达技术,在信息系统方面,还首次全面实现了所有分系统的国产化,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国产化。

战场应用
航空母舰编队的预警,主要由航空母舰舰载预警飞机和侦察卫星等组成,通常以电子侦察设备等发现敌目标,迅速将情报信息传送给航空母舰指挥控制中心,由其指挥舰载武器实施攻击。
电子侦察警戒网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在敌作战平台(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发现,并引导己方兵力进行拦截和干扰;发现来袭导弹后即向航空母舰战斗群发出警报,进行目标指示,保障战斗群的各道防线实施有效干扰或将导弹击毁。
舰载预警机通常配置在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敌来袭方向上,前出距离为200海里,带副油箱时续航为6小时。每艘航空母舰搭载预警机4-5架(一个中队)。
关于预警机的雷达搜索问题
预警机在发现别人的时候会被人发现吗?例如一架歼10被鹰眼发现了。那么歼十可以用被动雷达反推出那架预警机的大概位置吗.是可以反向的,一架飞机被锁定,他会知道的,这也就是反辐射导弹就是这原理,位置是可以推算,但是预警机都是超视距的移动目标,计算位置困难不说,地球是圆的,他都可能不跟你在一个平面上,机上雷达是相当先进的,要不然中国预警机也不会这么晚才出来,由于距离远,你发现了,打下来更困难,太远了,发现你打他,可以高效引导导弹或飞机拦截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