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为什么有其一其二(悯农其一vs悯农其二-)
本文共计210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52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3日 23点36分18秒。
悯农为什么有其一其二
两首诗都是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区别是描绘的景象,突出表现的内容以及诗歌内容的不同:
一、描绘的景象不同。
1、之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
2、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
二、突出表现的内容不同。
1、之一首诗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2、第二首诗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悯农其一vs悯农其二?
《悯农》(其一)和《悯农》(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这两首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区别:《悯农》(其一)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悯农》(其二)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一年级古诗《悯农》其二心田花开知识汇总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古诗《悯农》其二知识点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古诗《悯农》其二里的重点生字含义不知晓,其次不了解古诗《悯农》其二全文意思及古诗背后深层次含义。心田花开根据学生情况从《悯农》其二基础知识到进阶知识让一年级学生快速掌握《悯农》其二知识点。一、古诗《悯农》其二基础知识
1、熟读《悯农》其二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悯农》其二古诗主题
《悯农》其二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3、了解《悯农》其二重点生字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4、《悯农》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5、《悯农》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二、古诗《悯农》其二进阶知识
1、掌握《悯农》其二重点生字知识
农【nóng】部首 :冖笔画:6笔画顺序:点、横撇/横钩、撇、竖提、撇、捺组词:农业
当【dāng】部首:彐笔画:6笔画顺序:竖、点、撇、横折、横、横组词:当初
午【wǔ】部首:十 笔画:4 笔画顺序: 撇、横、横、竖组词:午觉
汗【hàn】部首:氵笔画:6 笔画顺序:点、点、提、横、横、竖组词:汗水
粒【lí】部首:米笔画:11笔画顺序:点、撇、横、竖、撇、点、点、横、点、撇、横组词:颗粒
2、掌握《悯农》重点生字组词
汗(水)农(民)午(饭)
汉(族)衣(服)牛(奶)
3、默写《悯农》,并填写生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悯农.其一(唐)李绅 的意思
《悯农·其一》的意思是:春天时种下一粒种子,等到秋天就可以收获许多的粮食。天底下没有未被耕种的田,可是农夫仍旧饿死。这首诗表现了农民辛苦劳作却依旧惨遭饿死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于底层劳苦大众的剥削。《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一》的赏析
全诗前两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后两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层层递进,引发读者思考,揭露深刻的社会问题。
《悯农·其一》的作者
《悯农·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李绅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李绅的代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另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其一这一首诗作者作于唐朝的哪一个时期?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曾当过唐朝宰相。
这个李绅,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有政治热情的,和元稹、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虽然诗名不如白居易、元稹,但是在诗歌史上的位置还是相当重要的。《悯农》二首就是典型的新乐府诗。

这首作品,根据《云溪友议》和《旧唐书》的一些记载,大致可以推断出写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99年。这一年李绅27岁,还在应进士试,但未能高中,却因为这两首《悯农》得到进士吕温的赏识,渐渐有了名声。
果然几年之后,李绅中了进士,并逐渐在牛李党争中靠近李德裕,成为重要人物,最终拜相。
不过发达之后,李绅穷奢极侈,为官暴虐,为一众中唐诗人所不齿,也和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观念背道而驰——所谓“悯农”,不过是时节下的小感怀罢了。
李绅的故事告诉我们,文章不代表人的品行,诗作更加不能。
不要被文字欺骗,给人盖棺定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