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用风险贴水”?信用风险的风险测量
什么是“信用风险贴水”?
在企业新会计准则中第22号文件中,有关金融工具确定和计量中的第七节“公允价值确定”第53条提及“信用风险贴水”,我对什么是“信用风险贴水”不理解,请帮忙解答,谢谢!!!信用风险贴水,是不是指:在交易中,实际承担损失比预期大出的值?
查看原帖>>
信用风险的风险测量
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 *** 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 *** 并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 *** (如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作了总结。
国际上,测量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中最为常用的是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这个指标简单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即被广为公认。该公司利用被评级公司的财务和历史情况分析,对公司信用进行从 aaa到ccc信用等级的划分。aaa为信用等级更高,最不可能违约。ccc为信用等级更低,很可能违约。 另外一个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更为定量的指标是信用风险的贴水。信用风险的贴水不同于公司偿债的利率和无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如美国长期国债)。
信用风险的贴水为债权人(或投资的金融机构)因为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对放出的贷款(或对投资的债券)要求的额外补偿。对于一个需要利用发行债券筹资的公司来说,随着该公司信用风险的增加,投资者或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信用风险贴水也就更高。某种级别债券的风险贴水是该类债券的平均利率减去十年期长期国债利率(无风险利率)。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贴水有很强的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越高,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风险贴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评级的降低,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高,则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风险贴水越高,则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级别的债券,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筹资所要求的风险贴水也不同。是依据无风险利率和该类债券平均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实行五级分类
信用卡的五级分类:正常、冻结、止付、呆账、销户、未激活
正常、销户、未激活,都属于正常状态没影响。
冻结:信用卡长期渝期,情况严重后,经过催收后仍然不还信用卡欠款,银行可能就会冻结信用卡使用权。或者在短期内连续多次发生逾期还款,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也可能会冻结信用卡。
止付:是银行为加强管理,保证安全,防止伪卡及遗失卡被胃用以及被丢失票据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旅,同时,也是应持卡人要求止付主卡或附属卡,减少持卡人损失和风险的重要环节。
呆账:催讨不能收回,长期处于呆滞状态的贷款,有可能成为坏账的款项,如征信报告中出现此状态,申请信用卡难度极大。
预期信用损失法属于全面风险内容吗
是的。预期信用损失法属于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全面风险内容之一,全面风险是指金融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预期信用损失法主要用于评估和管理信用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信用交易风险主要可分为哪几类
证券信用交易风险属于金融风险的范畴。从类别上,证券信用交易风险主要可分为三类:(1)体制风险。体制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由于缺陷所存在的风险,最后在国际炒家的袭击下引发了金融危机。如泰国、韩国等东亚国家,由于证券信用交易的“助长杀跌”功能,体制风险所导致的危机变本加厉,危害更深。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是指交易对手违约给己方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从根源上分析,引发信用风险是由于交易双方拥有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导致“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上述的证券信用交易制度设计正是为了规避证券信用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也属于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动引起的风险。是投资银行和投资者面临主要风险,市场风险可能导致投资银行倒闭,甚至引起连锁反应。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可以通过量化、定价、交易进行转移,极大提高了投资银行和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