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的道理 歧路亡羊说明了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的道理 歧路亡羊说明了什么道理
成语《歧路亡羊》出自《列子·说符》,意思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的选择太多,容易迷失自我,在学习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会事倍功半。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于是请朋友、亲友以及杨子的童仆一起去寻找。杨子问邻居:“丢了一只羊,怎么要这么多人去找?”邻居回答说:“那里岔路很多。”过了一会,邻居们等都回来了。杨子问:“羊找到了吗?”邻居垂头丧气地表示没有找到。杨子又问:“你们这么多人,怎么还会找不到的呢?”邻居回答道:“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那边去追。”杨子不再说话,谁问他都不回答,一整天没有笑容。这就是歧路亡羊的故事。
歧路亡羊的道理是什么,歧路亡羊的道理10字
1.在生活中应该学会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否则容易迷失方向和自我。2.歧路亡羊出自道家学派著作《列子》一书中的说符篇。
3.歧路亡羊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杨朱的邻居家丢了羊,于是这位邻居发动他的家人和亲戚去追寻丢失的羊。
4.未果,这位邻居又回来请求杨朱家里的童子和仆人们去寻找。
5.杨朱对邻居这种行为很是不解,不知道为了什么要劳烦如此多的人去追寻一只羊,邻居只是回答道,因为岔路实在是太多了。
6.待到奔波寻羊的人都回来后,杨朱又问邻居的羊寻回来没有,邻居回答说,因为岔路之中又有岔路,也不知道羊到底从哪条路跑走了,因此也就没追上。
7.《列子》全书,始以《天瑞》,终以《说符》,首尾呼应,自成一体。
8.古时以所谓天降“符瑞”,附会和人事相应,叫做“符应”。
9.“符”,有符信、符验的含义。
10.“说符”,即谓“道”和人事的相互应验。
11.全文通过三十余则寓言和说理,对“道”和“智”、“名”和“实”、“形”和“神”、“贵”和“贱”、“时机”和“变通”、“久利”和“暂得”、“持身”和“治国”等多对关系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论述。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文言文解释:歧路亡羊全文解释
列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这位邻居已经带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杨子问道:“嘻,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还是让它跑掉了。”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来了。”杨子听了,心里难过,改变了脸色,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他的学生觉得奇怪,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却不说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 *** 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歧路亡羊》(《列子·说符》)全文及翻译
作者或出处:《列子·说符》 古文《歧路亡羊》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歧路亡羊》现代文全文翻译: 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很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 *** 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失去笑颜,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 *** 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的一位哲学家。有一天他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邻人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还来邀请杨朱的仆人一同去。 杨子不太情愿地说:「瞎!跑丢了一只羊,何必要这么多人去追寻呢?」
邻人解释说:「你不知道,那里的岔路太多了!」
过了一会儿,邻居带人回来了。杨子问道:「羊找到了吗?」
邻人说:「跑丢了。」
杨子又问:「这么多人怎么会找不到呢?」
邻人答道:「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忽然神情忧愁,变了脸色,好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门徒都感到奇怪,便向他请教说:「羊是不值钱的畜生,况且不是先生家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
杨子陷在沉思之中,没有回答。门徒们还是摸不著头脑。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
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
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
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
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
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 *** 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寓意】(启示) 本文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释义】 歧路:岔路。 亡:丢失。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歧路亡羊中,奚之亡中的奚啥意思
奚:怎么。这里指为什么。《歧路亡羊》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说符篇》。这则寓言在结构上采取了寓言套寓言的复合寓言的 *** ,从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的故事,引出两个寓言,一个是三兄弟同学儒术领会却完全不同,另一个是众多人学泅水近半数人溺死,最后进行评论。全文揭示了一个道理: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后果严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