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有哪些(三个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有哪些
关于少数民族苗族、僳僳族、门巴族、达斡尔族、阿昌族的资料如下:
1、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 *** 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2、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3、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 *** 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 *** 墨脱县、林芝市、错那县等地。“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

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之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5、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 *** ,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 ***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昌族百度百科-苗族
三个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白族
白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汉语就是“白人”的意思。白族的先民史称“泊填”、“叟”、“爨”、“西爨”、“白蛮”、“白人”、“民家人”等。 白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大理一带。居住在桑植与天子山一带的白族,则是从云南的大理国。

蒙古族
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
朝鲜族
生活在我国东北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的长白山地区。这里群山耸立,峡谷纵横,风光一绚丽, 山的主峰--白头山是我国东北地 的之一高峰,海拔2744米。朝鲜族不分男女都比较喜欢穿素白色的服装,显示出他们喜爱清净朴素的个性。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什么时候去弄代码?都需要什么资料?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十月份去弄代码。在办理证明时,会得到一个验证码(十几位数字组成),然后就可以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注册报名。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需要准备以下资料:1、《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2、身份证、学生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3、办理成功后的邮寄登记表。
扩展资料: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云南分布着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对女人和男人是怎么称呼?
截止2019年2月,云南总共有2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分别是:
彝族、白族、哈尼族、 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 *** 、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独龙族、满族。
对女人和男人称呼:
1、彝族:姑娘叫阿斯码, 小伙叫阿黑哥或阿白哥哥。大多居住在昆明市。
2、纳西族:姑娘叫胖金妹,小伙叫胖金哥。大多居住在丽江市。
3、白族 男叫“阿朋”, 女叫“金花”
4、黎族 男人叫“阿黑哥”,女人叫做“阿诗玛”
5、纳西族 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
6、傣族男人 叫“毛多力”,女人叫“少多丽“。
7、哈尼族 男人叫“阿力”,女人叫“阿布”。
8、基诺族 男人叫“绕烤” 女人叫“咪烤”。

扩展资料
云南少数民族相关资料介绍:
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德昂、怒、基诺、独龙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是我国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民族有6个,即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的三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云南少数民族分布表现为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且多居住在边疆和山区。有的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居于其他民族中。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云南 我国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
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比较不为人知,却很值得认识呢?
仫[mù]佬[lǎo]族。这个民族的人口很少,只有20万左右。也因如此,比较少人知道。“仫佬”在壮语中是“泉眼”的意思。因为仫佬族都生活在有泉眼的地方,因此得名。仫佬族对水质要求很高,从不喝河水,只喝泉眼里的“活”的水。然而没有山的地方就没有泉眼,所以在平原地区没有仫佬族。现在的仫佬族人大多都聚居在素有“小桂林”之称的罗城。
仫佬族有丰厚的民族底蕴和文化,崇尚自然,尊崇多神。凤凰是他们的民族图腾,也是族人心中最为重要的吉祥物。罗城许多地点、村名都与凤凰有关,而凤凰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仫佬族人的服饰、家具和建筑装饰中。民族有许多特色的节日,如依饭节(融合庆丰收、祭祖、歌舞酬神、娱神与传授生育知识等活动为一体,是仫佬族最重要的民族节日)、走坡节(仫佬族传统的青年男女聚会唱歌、寻觅知音而进行的社交活动)、花婆节(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佑孩子健康成长)等等。多种多样的民族节日,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仫佬族人淳朴真诚,为人仗义,朋友若是遇到困难,必会鼎力相助;他们热爱读书,重视教育,在明清百年间,就有800多人考中进士;他们喜爱唱歌,观看戏剧,几乎村村都有一个大戏台,收藏着丰富的戏服;他们动手能力强,发明能力亦不赖,独创煤砂罐,为当地更具特色的手工艺品。
除此之外,仫佬族也有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除了对水很偏执外,他们崇尚自然风味,对食材有严苛的要求。他们拒绝在饮食中添加任何香精,只选用山上的植物香料。他们认为,返璞归真并不代表落后,而是代表另一种生活态度。在仫佬族人的记忆中,有一种食物是具有独特意义的,那就是米粉。仫佬族人喜欢吃米粉,家家户户可以一日三餐都吃米粉。因此,在当地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米粉 *** 工艺及食用 *** 。单就粉种就有干粉、切粉、软粉、榨粉、滤粉、大头粉及卷筒粉之分,十分丰富。当地比较出名的粉有黄金镇滤粉、龙岸大头粉、东门生榨粉,网上的罗城米粉品牌也有朱雅琪米粉等等。
总而言之,仫佬族是一个有趣、有品、有食的民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更多的仫佬族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