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金门是谁指挥的战役?关于粟裕指挥的金门战役
解放金门是谁指挥的战役?
金门战役的总指挥是粟裕。中国人民 *** 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第十兵团司令是叶飞。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
金门战役(中国人民 *** 方面称金门战斗、金门登陆战,台湾方面称古宁头战役、古宁头大捷或金门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发生于福建省金门岛的一场战役。
10月15日, *** 渡海发动厦门战役,先佯攻鼓浪屿,成功吸引国军注意力,造成国军判断失误。之后, *** 分数路成功登陆厦门,击败守岛国军。10月17日,国军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兼福建省 *** 主席汤恩伯弃守厦门, *** 成功占领该地。
在粟裕授意下, *** 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大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10月24日晚,终于在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 *** 在岛上战斗三昼夜。
金门岛的战斗,共毙伤 *** 军95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 *** 的一次重大损失 。
关于粟裕指挥的金门战役
金门战役为何会失败?好像战役之前粟裕曾做过规定,但是后来叶飞没好好执行才导致失败?据说粟裕还倒唱苏武牧羊预示着战役的失败?请具体说说是叶飞指挥的,不是粟裕亲自指挥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请以客观史料来回答,金门战役共军投入了多少兵力?为什么有人说是九千人,而又有的人说是两万五千人?
名称: 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
地点: 福建 金门岛
时间: 1949年10月
参战方: *** 三野第十兵团,中华民国 *** 18军等
结果: 国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 9086人( *** ),40000人左右(国军)
伤亡情况: *** 军战史称阵亡1267人,伤1982人,共3249人
主要指挥官: 叶飞、胡琏、李良荣
金门战役:我军被俘5千人,1950年遣返部分,他们后来过得怎样?
1947年7月,在已经开始一年多的解放战争后, ***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接着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这意味着蒋系赖以维持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如同长平之战后秦一统只是时间问题般,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也不远了。同年4月, *** 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蒋系统治的覆灭。闽北、闽南各城也逐渐解放,此时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福建省的金门岛,金门岛孤悬在厦门岛东海外。离厦门大约只有10公里,扼厦港咽喉,为闽南屏障。东望台湾,西对厦门,不过它是否能为军事前沿还要看局势。1949年6月之前,这里并非军事前沿,蒋系也并未在这儿设防。
一直到这一年的六月中旬,厦门要塞司令部才成立金门要塞总台,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构筑公司。并铺设通信线路,到八月,随着福建战事的发展金门逐渐增加了防御。八月初,第二十二兵团入驻金门地区,各部防务陆续开展。原先的总指挥是汤恩伯,但在 *** 攻打金门前夕,蒋给汤发了电令:金门不能再失,必须就地督战,负责尽职,不得请辞易将。
随后又表明陈诚见漳州已失,金门守军战力不足,计划让罗卓英派胡琏的十二兵团接替而十二兵团驻防金门。没成想接驳效率不彰,一直到10月24日晚才将部队一半接运上岸,可另一边三野的部队已经准备妥当。因此这一次的金门战役,罗卓英只是在旁督战并未参与指挥。金门战役胜利以后李良荣汤恩伯才在10月30日返回台北,金门转由胡琏接手。
说回三野,三野渡江以来,并未遭到蒋系大军抵抗。充斥着骄傲的心态,诚然三野拿下了闽北、闽南各城,可缺乏海战经验这一点并未改变。网络上曾有传说,粟将军曾对攻击金门有三不打指示,即没有一次运载六个团的船只不大,敌增援不打,要求山东沿海挑选六千名久经考验的船工支援,船工不到不打,但叶飞等人没能很好贯彻才失败。
不过鉴于这种说法仅见肖军长回忆录,是单证,不被学术界认可。总的来看,金门之战的结果绝非这些能影响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10月25日凌晨,三野的部队开始登陆金门,计划是之一梯队三个团约九千人在琼林和古宁头之间的滩地登陆。接着再运送第二梯队,大约有近两万人登陆,打下西半部再打太武山。
三天之后可拿下大金门,没成想汤恩伯预料到了之一步计划,在沿岸布置七千四百五十五枚地雷。并修建了两百座防御工事对抗,之一梯队遭到惨重的打击,战后结果双方给出了不一样的数据。这边给的被俘人数为5175人,阵亡3873人,失踪50多人。毙伤敌九千多人,蒋系给出的数据是俘7364人,阵亡1267人。
一场战争的结果素来是不好统计的,海战模式尤其如此,双方有不同数据也实属正常。这儿采用三野的说法,五千多人大部被送去台中干城营房实施新生训练,被严加看管起来。到1950年左右,考虑到一些因素,遣返了一批。这些不幸被俘又被遣返的战士们,回归之后的生活如何?
被遣返的也不在少数,自然没法一一讲清,这里只看一二个。通过他们便可以看出当时大部分被遣返战士的生活,有一个叫做康兆堂的,十几岁便参加了革命。也是奔波半生,参加过淮海战役等等,金门战役中不幸被俘。回来之后照例受到了一些审查,审查没问题便被分配去敌骑兵团一个通讯班当了班长,他脚部有伤。
1951年之后去了南泥洼劳改农场担任管理员,这样的安排也算不错了,七年后退伍回到家乡。负责一系列工作,只是在混乱期间比较困难,熬过来之后一切都好了起来。晚年白发苍苍的他,心中念着的依然是当年的荣誉,当年的作战生活。认为不管多么艰苦,都会坚定跟着组织的步伐,结果也是值得的。
金门战役,有四位主力团长登岛作战,他们后来命运如何?
1949年10月24日,三野第十兵团28军集结了三个主力团,趁着夜色向金门岛发起进攻。但可惜的是,因为船只不足,加上情报出现失误,登岛部队很快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最终惨遭失败。此次登岛作战的三个主力团分别是244团、251团和253团,共计900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岛上并没有派遣师级干部,因此部队登陆金门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指挥。第二天,当战斗进行到激烈时刻,28军246团团长孙云秀主动请战,率400战士前往增援。也就是说,金门战役一共有四位主力团长登岛作战,那么他们的命运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邢永生,1920年出生,山东寿光人。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加入了八路军,开始戎马生涯。因为作战勇敢,邢永生晋升很快,历任连长、营指导员、副团长。1949年3月,他调任244团团长,后来作为之一梯队,参加了金门战役。
临行前,邢永生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于是用 *** 向老首长、老战友一一告别。除此之外,他还命令文职人员全部下船,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随后,邢永生率部在金门岛中部登陆,他们冒死抢滩,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最后寡不敌众,邢永生重伤被俘,英勇就义。
刘天祥,1919年出生,山东滨州人。他18岁就入了党,后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几年的腥风血雨,刘天祥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我军优秀的指战员。1949年,刘天祥 *** 251团团长,参加了金门战役。
战斗打响后,刘天祥指挥部队冒着枪林弹雨,抢滩登陆。只不过,胡琏大军已经来了支援,守军顿时增加了几倍。刘天祥毫不畏惧,与敌人血战三昼夜,最终重伤被俘,惨遭杀害。
徐博,原名徐泽民,浙江慈溪人。1939年,他毅然来到江苏参加新四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徐博作战英勇,很快在战斗中崭露头角,上海解放后,他由254团副政委晋升为253团团长,参加了金门战役。
战斗中,面对数倍之敌,徐博的部队损失惨重,后来不得不分散突围,开展游击战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徐博率余部愣是坚持了一个多月,最后弹尽粮绝,重伤被俘。面对敌人,他坚贞不屈,结果被秘密杀害。
孙云秀,1923年出生,河南洛阳人。金门战役中,他担任246团团长,并不属于之一梯队。但第二天,孙云秀望着对岸的战友们拼死血战,心如刀绞,他于是主动请战,因为船只有限,最后只带了400勇士前往增援。
孙云秀登岛后,一度扭转了战局,无奈敌人援兵源源不断而来。他与其他团长商议,决定分散突围。可惜的是,孙云秀在突围战斗中被敌人重兵包围,他最终举枪自杀,壮烈牺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