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法医冉颜抢婚是哪一集 大唐女法医剧情简介
大唐女法医冉颜抢婚是哪一集 大唐女法医剧情简介
1、大唐女法医冉颜抢婚是第18集。2、大唐女法医剧情简介:贞观年间,苏州商门之女冉颜,因生母早亡而不得宠,被继母高氏和其女处处针对。为了查明生母死亡的真相,冉颜从小学习验尸绝学,成年后因被继母逼婚而离家出走。逃婚时遇到刑部侍郎萧颂,冉颜凭验尸绝技得到其赏识,并帮忙破案找寻隋朝宝藏。一个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验尸圣手,一个是让凶徒闻风丧胆的查案高手,他们相互配合从苏州到长安,联手解决了多起悬案并终于找到隋朝宝藏隋侯之珠。而在天下平定之际,冉颜与萧颂也终走到一起.
大唐女法医白义是谁演的 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1、白义的扮演者是王一哲。在这部《大唐女法医》电视剧中,男主角萧颂是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而且帮助男主很多,值得人信赖的朋友,他就是白义。
2、在电视中,白义的扮演者叫王一哲,他是这部电视剧里的正派人物之一,而且深的男主的信赖。在电视剧中,他本身是男主的得意助手,也是一个小跟班,自己的思想是“大人在哪里,我就会去哪里”,所以在电视剧里,男主的身边总是会有白义的身影,而且他在这部剧里的戏份是很重要的,每一次男主查案他都在身后。
3、很多观众在看到王一哲的戏份时,就被他的样貌给吸引,其实他跟热巴 *** 姐,还有古力娜扎都是新疆人,而且是1994年的小鲜肉,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他的专业是播音主持,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真人秀,从此走上了演艺这条道路,而且他现在还签约在了欢娱影视娱乐公司,也是这家公司目前主推的男艺人之一。
4、王一哲之一次出镜电视剧叫《美人为馅》,他在里面饰演的角色叫丁骏,从此开始了演艺生涯道路,之后又演了一部大热IP剧——《延禧攻略》,在里面饰演的尔晴的儿子富察福康安,跟着又接了两部很火热的电视剧,《凤求凰》和《烈火军校》,分别饰演王泽和纪瑾。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金玉满唐》:女法医的故事
我以我心记真实文/情绪化的大笨蛇
第[206]篇
最近刚看完一部小说--《金玉满唐》,又名《大唐女法医》,作者袖唐。
这部小说吸引我的地方除了作者的文采之外,还因为女主很强:
女主的强大之一,她穿越之前是一个法医--光听到或想象到这个职业,就已能预见她的强大。法医的职业,必定与死亡、危险、尸体、破案相关,身为一名优秀的法医,也必定心理素质过硬。
如小说中所言,法医有两种,一种是在阴暗的氛围中,能够开朗、阳光,自我调剂的人,体现为剖尸的时候讲笑话、唱歌;一种则是严肃认真,日久变成面瘫脸,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女主,属于后者,看似世事不留痕迹,云淡风轻,实则内心柔软、丰富,表现为见不得亲近的人死亡,时常被为亲近之人验尸的梦魇折磨。
变态的职业,长年累月被折磨的心,成就了女主面对世事变化能够理智冷静面对的个性。同时,因为见多了死亡、阴谋,能够轻易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真相,也能够将心放得长远,不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
她简单纯粹,不喜欢算计人心,也不耐烦家宅争斗。一般的事情忽略也就罢了,如果触及她的底线,也不矫情不囿于道德的限制,一剂毒药打发,分外解气。且尽管有着对毒药、医学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知识,却不是一个滥杀无辜,漠视生命的人,体现在处理世事上即不主动害人,也不怕被人陷害。
因着女主的职业属性,小说里面不可避免出现了几个案子,虽然也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我推理的情绪,可结合剧情却感觉更像是为了让女主一步一步走向更好人生而提供的平台。所以,精彩的情节固然有,我更看重的则是故事里面描绘的人物个性:
譬如男主,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女主说过的一番如何处理女主与娘家关系的话:
细思极恐啊。明明是一个男人,心思却这般深沉,倒不如女主的直来直往、干脆利落。但话说回来,就是这样互补的角色才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也只有这样互补的个性,才能互相填补对方个性中的缺失。
譬如另外两个穿越的人:
一人穿越之前是医生,比女主来古代早,性格偏于不正经、不着调发展,却促进并影响了男主青春时期个性的形成,也时常作为破案中插科打诨调节气氛的存在;一人则出现的无厘头,设定更像是为了补偿男配,不至于让喜欢女主的男配孤独终老的存在。
这两个角色,乍一出现,顿觉一群乌鸦飞过。虽然穿越类的小说,已被天马行空的作者们创造的各种版本都有,自然也存在一篇文章中不止一个穿越之人的情况。然而基于小说的主题设定,倘若穿越之人过多,就破坏了文章的结构,显得儿戏。
好在,本文中出现的这两个穿越之人,一人对女主的法医职业起到了辅助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冲抵了职业文的严肃氛围;一人则是作者既不愿意优秀蠢萌的男配孤独终老,又希望他永远记住女主的设定(男配妻子后世模样和女主一模一样)。所以,倒也不至于感觉突兀。
而另有一些人,比如男配杀手,比如女主的堂哥堂妹,戏份不多,也尽显个性,只不过终究逃不开出现一个优秀的男人必定对女主动心或对女主温柔相待的套路。而结尾处设定的武媚娘、李治、狄仁杰的存在,则更像是对女主后一辈另外一部小说的引题,因此,不提也罢。
小说还存在一些搞笑的设定(比如女主吟诵的梅花诗,一胎三娃等),有时候会让人产生出戏之感。不过,也没有谁规定小说的设定必须一层不变,在严谨中有幽默,在搞笑中又不失认真,多种感受相结合,反而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也不错。
《大唐女法医》首播获差评,周洁琼挑不起收视重担?



《大唐女法医》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开播不久,但是与人们预期不同,这部电视剧的差评如潮,令人不禁发出疑问:周洁琼是不是担不起收视的重担呢?

结论放在开头
《大唐女法医》这部电视剧的质量确实很一般,近年来越来越多新人在拍摄网络电视剧,成绩有好有坏,简言之爆剧少,更多的则是激不起半点水花。就周洁琼而言,暂时担不起收视重担。

原因1:人气一般
周洁琼是一个1998年出生的新人明星,在韩国以练习生的身份出道。颜值属于小清新类型,看起来十分干净。年轻有活力,但出道时间不长,这也就意味着周洁琼这个妹子的人气很一般。说实话像我这样天天晚上冲浪的人,都不是很熟悉这个女生,更何况普通看电视剧的观众。对于观众而言,主演有路人缘,自然容易让收视率或者说播放量更好看一点,这是明星的口碑效应,新人自然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与此同时,人气一般代表着粉丝不多,粉丝自主宣传效果低下,《大唐女法医》没能激起水花也有很大因素在这里。

原因2:演技一般
这部电视剧差评如潮,甚至像豆瓣这样的电视剧评分平台的首页充满着关于周洁琼演技差评的留言,大众对这个角色出入大而不满。作为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完美改编容易让观众感到满意,但是当电视剧质量一般出入大,自然使得观众不满,电视剧 *** 方没有用心对待观众,又怎么能够求观众以十足的真心回馈呢?
周洁琼是新人,演技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在她提升之前,观众有权拒绝。不少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观众表示不明白导演组瞎晃镜头的意义,也不知道为什么找一个不会做表情的女主角来演这部电视剧。

原因3:剧情一般
《大唐女法医》不红是有原因的,小说文字描写得好,容易给人以美好的想象。但是当小说以电视剧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水平差距一目了然,电视剧台词粗制滥造,特效只值五毛,演员质量一般,念台词的时候像是在背书,让人感觉不到情绪的变化。在说剧情,在主演们的呈现下,原本激动人心的情节成了面无表情的堆砌,矛盾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以浮夸的表情作为背景,令人非常尴尬。装腔作势不讲逻辑,仿佛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写在最后
《大唐女法医》差评不但是周洁琼的原因,还有整部电视剧的原因,不能全归结在她身上。新人想要成为合格的演员,任重道远,希望继续努力。
求<大唐女法医>结局,全文也行
末章 把酒祝东风(大结局)“这位相公。”蓦地那个声音又响起。
桑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别人,才看向声音来处。依旧是那女子,她用宽袖挡着容貌,声音娇娇的问道,“承蒙相公搭救,还未请教相公高姓大名。”
“在下桑辰,字随远,是慈恩寺的俗家弟子,并非相公。”桑辰行礼,答过之后才想起来,他搭救过她吗?
女子一扭身,露了半张脸,冲他浅淡如莲花般的一笑,旋即又风一样的奔走了。
关闭城门的鼓声敲响。
桑辰还站在原地仰头望着天空,考虑,那小娘子究竟是从哪里路过。小沙弥来叫了几回都不应。
寺中人都习以为常,以前桑辰二,现在变得又二又呆,其实也并没有多大区别,雪上加霜这点事情,出家人都能够淡定以对。
一个时辰以后,有个巡街打扮的人领着个女子到慈恩寺。
那人借着月光,正看见阶梯口正杵着个人,定睛一瞧,却原来正是大名鼎鼎的桑随远,连忙拱手道,“桑先生。”
桑辰茫然的看了他一眼。
那巡街道,“方才某与朋友换班时,他说查宵禁查到一个夜不归宿的小娘子,这小娘子说认识您,某正好回庄看看母亲,顺便将人给您带来了。”
巡街笑眯眯的道,“人已送到,某先告辞了!”他见桑辰欲言又止,欲止又欲言,连忙道,“文士的 *** ,某也略知一二,像半夜送娘子到寺庙这样风雅又别致的事情,某最喜欢做了,桑先生不必言谢。”
说罢,转身跑开。
在唐朝,犯夜禁是个不小的罪名,尤其是那些打扮奇怪、举止奇怪的人,倘若半夜还在街上游荡被抓住,又恰巧巡街之人心情不好。被杀了也是白杀。
巡街肯给这小娘子带路,全是冲着桑随远的名号。
“桑相公,奴家……”她的声音泫然欲泣,被山风吹的零落。
月色皎皎。桑辰盯着那个捂着脸的奇怪女子,夜风中衣袂飘飘,纤弱而婀娜的体态,与他见过的所有大唐女子都不同。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似诗非诗的话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桑辰怔怔发呆。
树叶发出轻微的声音,如颤巍巍的蝶翅萧萧而下。
天与地,归于一片寂静。
十月长安。
太子的刑罚终于确定:废为庶人。放逐黔州。
李世民终究没能狠下心来杀他。太子谋反一夜平息,除了百官和命妇,百姓并不清楚在他们合家团聚庆祝中秋之时,整个大唐的中枢究竟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情。李世民早就控制住了消息的传播,因此众人只知道太子密谋造反,被废黜。
纸包不住火,但水势太猛,流言之火未能够迅猛的燃烧起来。
隔日,魏王李泰迁往封地的圣旨便紧接着下来。据说是因为李承乾离宫之日,在圣上面前狠狠反咬李泰一口。
新储人选,也提上议程。
原本似乎李恪当选毫无悬念,但没想到,李世民在提议立李恪为储君之时,竟有半数反对,之后李世民私下召见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顺势将九皇子李治推了出来。
时间并没有拖的太久,没有人知道究竟什么原因,李世民放弃了众皇子之中各个方面更优秀的李恪。
紧接着一道圣旨,恢复了李恪安州都督的职位,命他次日便启程去赴任。
接连三道圣旨,看似轻易的解决了一切动荡的根源,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这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惊天巨浪。
略显荒凉的院落里。
李恪紧紧握着圣旨,目送传旨官员离开。
为什么?
为什么他将李承乾与李泰玩弄于股掌之中,让他们掐的两败俱伤,最后的赢家却不是他?
为什么他机关算尽,到头来却白白便宜了那个懦弱、毫无建树的李治?
为什么他军功赫赫、处政能力出类拔萃,未曾有失大德,最终却有那么多人反对他?
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哈!”李恪自嘲的笑了一声,紧接着,便是一阵狂笑,四周的鸟雀被惊的扑棱棱飞起,他笑的声嘶力竭,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是多么讽刺。
他轻易引导李泰走上谋反之路,却花费了许多精力,小心翼翼的在那个精明的父亲眼皮底下控制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关系。
李承乾为什么会把李泰谋反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是谁毁了那个段均在,又嫁祸给李泰?要不是他,李泰又怎么能轻易得知李承乾的种种失德?
他从来不做什么大动作,但能控制的恰到好处,他也步步艰辛。
……
然而直到现在,他捏着这份圣旨,才看清楚症结所在,他才明白,无论自己暗中多么运筹帷幄,对外多么才德兼备,他终究够不到那个位置!因为他不是嫡出,所以越是优秀便越要被打压。
可笑他居然在前几天还暗恨谋杀李治不成!
就算暗杀成功,想必他的父亲,满朝文武,还是会想办法保住李泰或李承乾,除非把他们三个都杀了,可那可能吗?那时候恐怕他自己也暴露了吧……
他在自己那个精明的父亲看管下,能做的都已经做尽了。
李恪笑着躺倒在地上,望着高远的天空,恰有一只盘旋的鹰。
他啊,就如他空中的鹰,看似离天很近,却无论如何振翅高飞,都无法触碰。
萧府之中。
冉颜靠在躺椅上看着天空,萧颂将削好的苹果递到她嘴边。
“夫君,三个孩子的周岁宴该办了。”冉颜咬了一口苹果,含糊的道。
“你这一身伤。不便行动,准备如何办?”萧颂用竹签又串了一块苹果给她。
冉颜嘴里一块还未吃光,便将苹果递到萧颂面前。他偏头含住,然后继续切水果。
“简单弄个抓周,然后请亲近的人过来吃顿饭。总好过不办,毕竟是重要的日子。”冉颜道。
萧颂颌首。“好。”
冉颜忽然想起件事情,叹了口气道。“我的吴王罪状还没有呈上去,居然就立了九皇子!”
经过萧颂的分析,李泰恐怕没有杀李治的远见,李承乾忙着谋反。唯一可能做此动作的,只有李恪。
冉颜只是按照逻辑推论了一下,没有任何证据。李恪做事情一向比李承乾和李泰要干净利索,但是像权谋这样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证据确凿,一颗怀疑的种子丢在了充满算计的土壤,,必然会茁壮成长。
萧颂微微一笑,并未答话。
那个雪天,他得知李恪欺负冉颜,便发誓要报仇,所以耐心的等待到这一刻。
其实萧颂早就开始私下搜查证据,前段时间便抽空交给长孙无忌。
他觉得因为报仇便去惹圣上不痛快,有些不合算,于是卖给长孙无忌一个人情,反正那些也正是他所需要的东西。
萧颂知道长孙无忌为了不引起李世民的反感,不会下手太狠,不至于将李恪置于死地。他稍微肯松一松手,是因为后来得知其实李恪并没有把冉颜怎么样,毕竟李恪还是他妹夫。
冉颜眯起眼睛道:“听说燕贤妃牵扯谋反,被废了?”
萧颂知道她又头晕了,掏出帕子拭了拭手,帮她揉太阳穴,“又是听刘青松说的吧,他居然还敢来?更好别给我碰上,否则我废了他。”
刘青松危言耸听这件事情,萧颂一直耿耿于怀。
冉颜觉得刘青松这次倒是有点冤,他说的那个可能性的确有,不过她也未曾替他澄清。
“你应该也听说新的贤妃是郑氏吧。那位郑贤妃曾经与岳母还算亲近,她新上位,必然会急于巩固地位,只要你稍稍示好,很容易便能拉到关系。”萧颂微笑道,“也是时候开始与冉氏撇清关系了。”
萧颂话音方落,便听见刘青松大声嚷嚷道,“冉颜,冉颜,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刘青松一阵风似的冲进来,猛然看见萧颂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不禁怔住,惊道,“门房居然骗我!居然告诉我你不在!”
萧颂拿了抹布擦拭着水果刀,“是我交代他这么说的,否则,怎么等着你自己把脖子送到我刀口下。”
“九郎,你别乱来啊!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刘青松贴着柱子道。
“看心情。先说说好消息吧。”萧颂淡淡道。
刘青松吞了吞口水,干巴巴的道,“我和九嫂上次商量的事情,我写了折子呈上去了,今天尚书省给了批复,圣上赞同此事,只是说细节部分还有待完善。”
“当真?”冉颜眼睛一亮。
冉颜与刘青松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商量在大唐教授法医学的事情。太医署负责为宫内贵人医病,同时它也是一个医学校,培养医学人才几百人。于是他们便建议在太医署中分开一个法医类目,由刘青松主要授课,冉颜客座授课,一个月去讲上一堂课。
这个法医,挂的并非“仵作”的名头,而是解剖学,一旦成立了……教什么还不是他们说的算?
作为华佗一门最得意的弟子,愿意教授不传秘技,连张医令和周医令都恨不得报名参加。尚书省刚刚接了刘青松的折子,还未批阅,消息便“不胫而走”,一向低调的太医署,这次却摆开一副“谁阻止谁就是千古罪人,人人得而诛之”的强硬架势,随时准备据理力争。
再说主要授课人是刘青松,又非冉颜。
“这个在我意料之中,算不得惊喜。”这么阳奉阴违、心思缜密的创意,当然是萧颂给的建议,他向来不干没把握的事情。
刘青松连忙凑近萧颂,压低声音道,“那苏伏拐走晋阳公主,圣上下旨通缉。这件事件算不算好消息?”
萧颂愣了一下,旋即笑道,“果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冉颜看着两个神神秘秘的人问道。
两人笑而不语。不过萧颂心里却怀疑,苏伏那种冷漠寡淡的人,会干出这种事有情趣的情来?
但晋阳公主向来乖顺,况且年纪又小,不可能无缘无故跟人跑了吧……
考虑到冉颜的感受,待把刘青松赶走之后,萧颂便一边扶着醋坛子,努力不打翻,一边把苏伏的事情讲了。
冉颜倒是很欣慰,不管是不是男女之情,只要他能找得到一丝温暖,就好。
历经一个暖冬。
冉颜的外伤已经都愈合,可以下地走动,但是依旧是一阵阵的发晕。血流的时候呼啦啦的快,想靠自身补回来就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只不过她身上最严重的伤却并非背上那块,而是被撕裂的虎口,她的大拇指反应迟钝了许多,这对一个持解剖刀的法医来说,几乎是个致命的打击。
可是冉颜一直没有放弃过,她相信坚持做复健一定会有效果,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边做复健,一边开始练习用左手持刀。
太医署的法医类目已经筹备妥当,生源不用愁,太医署的生徒为了区区的几个名额争的头破血流,于是经过商量,决定名额增加到三十个。
二月的天气尚有些寒冷。
冉颜正裹着皮裘吃猪肝粥,萧颂正与她商量初夏把三个小家伙丢给母亲带,夫妻二人一起去关山的事情,晚绿进来禀报道,“郎君,夫人,有客来访,是周氏母子。”
“周氏母子?”冉颜一时并未想起来是谁。
晚绿提醒道,“夫人在苏州庄子上救的周三郎。”
“啊。”冉颜想到,当时有人打听她救人之事,便听说这对母子离开苏州了,没想到竟然到长安了!
刚刚过去一个沉闷的冬天,忽有故人来访,冉颜心中高兴,便让晚绿领他们到偏厅去。
冉颜会见故人,萧颂便去了书房整理卷宗。
外面竟是又飘起了小雪。
冉颜在侍婢的搀扶下缓步往偏厅走去。
厅不大,因此火炉烧的很暖,冉颜脱下皮裘,在主座上跪坐下来,看着案上一只小小的四方灯,不禁微微一笑,想起在苏州的时候,曾经便是点着这样一盏等,坐在廊下看书,那时还把周氏母子的身契丢进灯里燃了。
后来情势所迫,她不得不放弃把周氏母子带在身边,这一举动却没对自己起到什么帮助什么作用,现在看来,却是赚了份人情。
冉颜令人取来火折子,将四方灯点燃。
就好像,这几年之间什么也没有变,她身前这盏四方灯,身下的圆腰胡床,手边的书卷。
看着门口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冉颜仔细打量一遍,发现周氏母子衣着光鲜,十分体面,显然生活过得不错,而他们的举止依旧得体,似乎本身应是这样的人。
“献梁夫人。”
母子二人躬身行礼。
“不需多礼,快坐吧。晚绿,上茶。”冉颜莫名的很高兴,其实算起来,她与周氏母子也算不得很有情分。
周氏关切道,“听说夫人受伤了,前些日子妾一直焦心,却又怕扰了夫人休息,这几日琢磨夫人应该早已经痊愈,才来探望,还请夫人莫怪妾来的太迟。”
“周夫人不必如此客气,你能有这份心,我就很高兴了。”冉颜笑着看向周三郎,他已长成少年郎,生的很好,拥有一双眼睛沉静。
少年微微施礼,也似有若无的在打量她。
周夫人与冉颜说了许多别来之事,热络的竟如许多年未见的亲人一般。冉颜觉得,怕是因为他们是自己到大唐先遇见的人,此时才会生出这样的感觉。
“有件事情,妾一直觉得很不安。”周氏道。尤其如今彼此都处在京城,而且冉颜如今身份又高,有事情必须要坦诚。
冉颜微微笑道,“但说无妨。”
周氏深深行了一礼,“其实妾并非未亡人,周是妾的姓,因着些许家事,携子逃到江南道,令他跟着我姓,隐姓埋名以渡难关,近来风波已过又回来长安。妾实在是有难言之隐,才欺骗夫人。”
冉颜没有丝毫惊讶,她从一开始便看出这对母子不是寻常人家,于是笑着问道,“周夫人夫家是……”
周氏见冉颜并未不悦,越发歉然,“妾的夫家姓狄,我阿翁曾任尚书左丞,已经过世,夫君现任大理寺推丞,却并不是大官。”
冉颜微怔,喃喃道,“狄……仁杰。”
这满大唐,除了狄仁杰的祖父狄孝绪任过尚书左丞相,再没有别的狄姓丞相了。
原来,未来那个千古名相,断狱高手,已经早早的便出现在她的视线中了,只是命运与她开了一个深藏不露的玩笑。
冉颜望着少年惊讶的表情,面上泛起一抹宛若清水映桃花的浅淡笑意。
那个大周女皇时代的人,开始不断以最青涩的姿态出现,冉颜知道自己将能够看着他们一步步的蜕变,最终撑起一个更加繁华的盛世大唐。
她很好奇,自己与他们并肩前进的时候,能有怎样的作为,会在大唐历史上留下怎样的痕迹。
这一切,是一个句点,亦是另外一个开始。
(全文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