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内容

兵不厌诈的兵是什么意思 兵不厌诈的兵指什么

370SEO1年前 (2024-02-15)171

兵不厌诈的兵是什么意思 兵不厌诈的兵指什么

1、“兵”是指用兵作战的意思,也指用计谋或手段。

2、兵不厌诈,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指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3、兵不厌诈的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厌:排斥,嫌恶,憎恶;诈:欺骗。

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啊 怎么理解兵不厌诈的意思

1、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2、成语出处:《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3、示例:若说~,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兵不厌战是成语吗?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拼音是bīng bú yàn zhà,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出自《韩非子·难一》。

兵不厌诈中虞诩用了哪些谋略?

有道是:兵不厌诈。几乎每个人都听过,兵不厌诈这句话,并且认为这就是兵家之道。但实际上,兵家作战绝不可能只靠,一个“诈”字。行军打仗,“诈”与“信”从来就是共存,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兵家之道中的“诈”与“信”。


1、行军打仗的“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这四个字,出自《韩非子·难一》: “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其意思就是:用兵作战打仗的时候不排斥使用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

这兵不厌诈的重点就在这个“诈”字上。说的简单点,就是用欺诈的手段来迷惑敌军,为我方的胜利做准备。战场上,胜败才是王道。所谓行军打仗中的耍诈,其实也是兵法的一部分。大胆地揣测敌方,做出预判。


有人说,行军打仗靠的那是两军实力,靠耍诈取巧得来的胜利,这叫胜之不武,实在是小人之举,有失了大将风范。

这话,说的就是有偏见了。

其实在行军打仗时用“诈”这一招,也是一招险棋。因为从开始使诈的那一刻起,接下来做出的预判,根据预判所做的决定就是一场心理之间的博弈了。因为战场上风云变化万千,稍有一步和预判出现偏差或者出现意外,那么整个战局就会扭转。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诸葛孔明,能算到东风会来,会算到司马懿会被吓走。


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两军交战时,使诈其实是更加考验一个军队的综合实力。

一个武力再强,装备再精良的军队,如果不懂得如何规划,只知道靠蛮力取胜的话,那他就不叫军队而是山匪。所谓“诈”,其实就是兵法的一种。什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用的都“兵不厌诈”的诈字。两军交战,有时候拼的反而不是将士多少,兵器好坏。

因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其实不少,这些看似不可能赢得战争背后,有些靠的是环环相,扣令人惊叹的计谋取胜。而有些靠的则是“兵不厌诈”的道理,进行的大胆博弈,最终取得胜利。这其中就有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城濮之战。

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实力悬殊,但从兵力上来看晋国更本就不楚国的对手,更何况晋文公还答应了子玉要退避三舍。但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却劝晋文公利用对方在战争中还过于注重礼仪,讲究诚信的特点使用计谋,这样可以迷惑对方,获取胜利。

晋文公听取了舅舅子犯的意见,在和楚军交战之时,佯装失败,伺机逃走。这就引得楚军追赶,晋军这是率伏兵出击,是的楚军受到夹击,从而大获全胜。

这,就是兵家之道中的“兵不厌诈”。


2、君子重礼的“重信重义”

我们现在习惯了接受“兵不厌诈”这个观念,对于战争中的“重信”这个观念难以理解。其实,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作战的时候“诚信”是很重要的。

先秦诸子都很重视诚信,儒家的孔子、孟子等人把“诚信”作为个人道德修养中的主要修养。而墨家则认为,对道义的忠诚和守信是诚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当时很多重视礼仪的君主打仗时,都十分注重行军是的“礼”“义”“信”“道”等。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城濮之战中,正是晋文公的舅舅子范,发现了楚国军队行军打仗时对诚信的重视,讲究礼义,才能出其不意,将楚军击败,取得胜利。


看上去,讲诚信的打仗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是不占优势的。但是现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兵家之道,对于“信”的理解更多的是在对作为军队将领的一项要求。这种“信”主要是在“赏罚分明”这一制度上得到体现。真正优秀的将领,也不会在两军对峙时,因为一昧的讲究诚信落败。

国家治理时,颁布法令要赏罚分明。同样,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是需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孙膑认为,要成为将领就要具备“忠”“信”“敢”这三种品质。《孙膑兵法》中这样写道:“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对君王忠诚,对手下的士兵的赏赐有诚信,宽对手下的士兵,对不好的事情敢于破除,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将领。

《孙子兵法·计篇》中也写道:“将者,智,信,严,勇,严也。”所以,可以充分的说明,“信”其实是对将领的一种要求,要求的是赏罚分明。也只有赏罚分明,才足以在士兵之中立下威信。

将领率领军队作战时,重视诚信礼仪,但是这不代表着刻板的去遵守这个规则。相反,一个重礼守义的将领反而可以在军营之中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可以凝聚起军心。从团结这个角度来看,作战是重视诚信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在军队中更要做到“无信不立。”


3、兵家之道的“诈”与“信”

确实,在先秦时期,甚至包括后世的兵法之中,“兵以诈立”这句话从来就不是错的。但是,行军打仗靠的也绝对不仅是一个“诈”字。所谓的“兵以诈立”,其实更多的是考验了行军打仗中对全局的把控,还有对未来局势走向的猜测把控。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耍个计谋就能取得全局的胜利。所以,觉得行军耍诈者不是靠实力取胜的大可不必这样想。

《孙子兵法·军争篇》说:“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所以,在兵家看来,打仗其实是一个很灵活的事情,要善于使诈。而作战环境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总之,一个善于以奇招制胜,出其不意的战略家才是被兵家推崇和认可的。单纯的死板的打仗,其实是不被兵家倡导的。只知道硬碰硬的战争也不能体现出,兵家的智慧。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用兵诡诈,奇险制胜的背后确实是对诚信被背叛。

但是在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战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他不是歌舞升平,丝竹管乐的欢乐场,在战场面对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与死。而在这个生死的背后,背负的是一个国家。

所以,在战场上和对方讲究诚信道义,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宋襄公当年就是因为太讲究诚信,才被楚国击败。现在看起来,这样的行为完全是对自己军队和子民的不负责任,甚至有些迂腐了。

但是,战争也并不是完全不讲诚信的。就像晋文公为了实现当年的承诺真的做到了“退避三舍”。因为受到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加上“信”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里也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军事诚信一直是被宣传的。


“诈”与“信”看似是两个矛盾的观念,但是都是兵家行军打仗的两大法宝。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兵不厌诈”和“重礼信义”是不矛盾的两个独立个体。战场是特殊场地,不可能遵守和谐社会中的一些规则。“兵以诈立”,其目的是为了赢得战争,换取和谐。

这和用欺瞒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同,所以在看待对战用“诈”的时候,眼光不能局限在用“诈”本身,当你把思维转向整个战争的时候,所谓的“兵以诈立”其实只是一种行军手段。

而用计谋的本身,也不是为了抛弃诚信。“兵以诈立”其实也只是一种近乎于无奈的权宜之计,我们并不能因为他在客观上和诚信等美德不符,就粗暴的否定他的价值。而且在这些诡诈之中有很多是现在都值得去学习的,这其中也是包含着大智慧的。

“兵以诈立,人以信立。”无诚信是不可能质量好军队的。在兵家法则中,军事诚信更多的还是,将领对士兵的信,严明军纪,赏罚分明。虽然,在两军对峙过程中展现出的诚信道德十分难得,但是过于诚信就会痛失战绩,从而惨败。

综合来看,由于战场的特殊性,兵家是主张“兵以诈立”。但是将领在对手下士兵时,说到做到的诚信不二。只有诚信的法令才能够保证一个军队的凝聚力,只有有凝聚力的军队才可保证他背后的国家安稳,百姓幸福。兵家不是不注重诚信,只知道取胜,只是兵家注重的诚信和平时要求的诚信有区别。

行军不同于治国,各有各的 *** 。如果总拿不属于它的标准去要求它,得到的只会是一个牵强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兵以诈立,人以信立”,都是兵家行军制胜的法宝,何必要相互强求,分个高低贵贱

兵不厌诈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兵不厌诈的典故: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只有两国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兑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

  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结果,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兵不厌诈的汉语词典解释:

  指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

  ●《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闲,不厌诈伪。」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攸(许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王文成公用兵》:「凡此皆出奇制胜,所谓兵不厌诈,非小儒所能知也。」

  兵不厌诈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兵不厌权、纵横捭阖

  反义词:先礼后兵

  用兵不厌诈造句:

  一、兵不厌诈,战场上一定要小心谨慎。

  二、古语有云“兵不厌诈”,要想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就应该放下尊严,不择手段。

  三、对付敌人,有时,我们还要兵不厌诈,我们平时要尽量保持低调和自强不息。

  四、奥运之兵不厌诈的赛场竞技,胜负之间,有时求金心切,有意无意间会有一些正规动作以外的举动。

  五、打仗主是要战胜敌人,兵不厌诈,敌人越骂我们狡猾,越说明我们做得对极了。

  六、恋爱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兵不厌诈;情场如战场。

  七、选举有如行兵调将,所谓兵不厌诈,用兵打仗时,各方总不排除用狡诈手段迷惑敌人。

  八、如果你看过孙子兵法就是知道什么是兵不厌诈。

  九、商场如战场,经商也要讲究兵不厌诈,因此我们必须知彼知己,谨慎从事,才能在商战中取得胜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370seo.com/21076.html

“兵不厌诈的兵是什么意思 兵不厌诈的兵指什么” 的相关文章

面试技巧之如何向面试官提问(面试时该如何向面试官提问)

面试技巧之如何向面试官提问(面试时该如何向面试官提问)

本文共计449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4分50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9日 14点36分01秒。面试技巧之如何向面试官提问 面试技巧之如何向面试官提问   面试的过程中,不仅是考官向面试者的提问,为了实现良好的求职互动,面试者,也需要准备一些问题,在面试的时候,向考官提出,以...

如何快速学会五笔打字入门-五笔打字法如何快速入门--

如何快速学会五笔打字入门-五笔打字法如何快速入门--

本文共计211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54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8点35分31秒。如何快速学会五笔打字入门?工具/原料五笔输入法方法/步骤1、转变思维方式用惯了拼音输入法的人打字时脑海里涌现的是字音,而如果用五笔打字,脑海里必须要显现出这个字的字形,这才是使用五笔输...

神经递质哪些-作用是什么-神经递质作用原理-

本文共计152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5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9点10分02秒。神经递质哪些?作用是什么?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调质有:①乙酰胆碱。最早被鉴定的递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某些低等动物如软体、环节和扁形动物等的运动肌接头等,都是以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

常用的抗抑郁药有哪些-哪些效果最好-抗抑郁药五朵金花哪个最好-

常用的抗抑郁药有哪些-哪些效果最好-抗抑郁药五朵金花哪个最好-

本文共计264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39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21点15分04秒。常用的抗抑郁药有哪些?哪些效果最好?常用的抗抑郁药有哪些?哪些效果最好?抗抑郁的药分三类,根据症状的轻重用药都有不同。抗抑郁的药物都不是单一使用,它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症状来多种药物配合使...

傣族服装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傣族的服装特产-

傣族服装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傣族的服装特产-

本文共计121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分54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20点06分23秒。傣族服装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小的好。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

求《萍聚》的歌词,要完整版的-萍聚歌曲原唱完整版带英文歌词-

本文共计237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45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19点37分00秒。求《萍聚》的歌词,要完整版的?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男:别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