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哪些?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简述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哪些?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健全人格”。 (二)大学教育的内容为“五育并举”。 (三)大学教育的功能在于“服务社会”。蔡元培先生以其饱满的爱国热情,立志教育救国立国,形成了包括“健全的人格”、“五育并举”和大学教育的功能在于“服务社会”等丰富的教育思想,并大力付诸实践,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仍有一定意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简述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举并重。2、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审美被蔡元培视为可以用来矫正邪曲(隐括)、使国民超脱私利物欲(外物)、达到__
审美被蔡元培视为可以用来矫正邪曲(隐括)、使国民超脱私利物欲(外物)、达到至高境界的工具。
蔡元培把审美教育视为国民教育、以涵养人的性情。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对中国审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审美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审美教育的实施在高校中逐渐稳定发展。
时代背景: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他终身致力于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他从一名闹革命的人物逐渐成长为一位引领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领袖,对中国思想文化及学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背景:蔡元培审美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博采众长、中西合璧的。他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儒家经典的阅读也十分深入。他借鉴了康德、席勒的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精华,为他审美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蔡元培经典名言语录
蔡元培经典名言语录
1、 自由者,美德也,若思想,若身体,若言论,若居处,若职业,若 *** ,无不有一自由之程度。若受外界之压制,而不及其度,则尽力以争之,虽流血亦所不顾,所谓不自由毋宁死是也。然苦过于其度,而有愧于己,有害于人,则不复为自由,而无谓之放纵,放纵者,自由之敌也。[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2、 人类者,动物的一种。保持生命,继续种性之本能,动物所同具也。人类之所以视他动物为进化者,以有理性。[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3、 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之力而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蔡元培
4、 西方哲学家之言日:人各自由,而以他人的自由为界。例如我有思想言论之自由,不欲受人之干涉也,则我亦勿干涉人之思想及言论;我有保卫身体之自由,不欲受人之毁伤也,则我亦勿毁伤人之身体;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不欲受人之窥探也,则我亦慎勿窥人之秘密;推而我不欲受人之欺诈也,则我慎勿欺诈人;我不欲受人之悔慢也,则我亦慎勿悔慢人。事无大小,一以贯之。[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5、 不专叫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要留出多少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中]蔡元培
6、 人之生本禽兽也,进化而已耳。人所以食禽兽者,岂不日,彼愚而我知也,彼弱而我强也。一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7、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日,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中)蔡元培
8、 人类有两种欲望:一是占有欲,一是创造欲。占有欲属于物质生活,为科学之事;创造欲为纯然无私的,归之于艺术。蔡元培
9、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中]蔡元培
10、 人生之价值,视其事业而不在年青。[中]蔡元培
11、 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智慧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蔡元培
12、 则不免陷于沟壑,撞于岩墙,甚或以是而丧其生焉。情欲亦然。苟不以明清之理性,与坚定之意志节制之,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一蔡元培
13、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14、 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蔡元培
15、 人与人同居一世界,犹一家也;自然界之种种灾害,犹外侮也。故人与人不应相争,而应合力以与自然抵抗。蔡元培
16、 劳动是人生一桩最要紧的事体。蔡元培
17、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中)蔡元培
18、 高下贵贱,在人之品格,而与职业无关。蔡元培
19、 父母之爱其子也,根于天性;其感情之深厚,无足以尚之者。子之初娠也,其母为之不敢顿足,不敢高语、选其饮食,节其举动、无时无地,不以有妨于胎儿之康健为虑。及其生也,非受无限之劬劳以保护之,不能全其生。而父母曾不以是为烦,饥则忧其食之不饱,饱则又虑其太过;寒则恐其凉,暑则惧其燠,不惟此也,虽婴儿之一啼一笑,亦无不留意焉,而同其哀乐;及其稍长,能匍匐也,则望其能立;能立也,则又望其能行。及其六七岁而进学校也,则望其日有进境。时而罹疾,则呼医求药,日夕不遑,而不顾其身之因而衰弱。其子远游,或日暮而不归,则倚门而望之,惟祝其身之无恙。及其子之毕业于普通教育,而能营独立之事业也,则尤关切于其成败,其业之隆,父母与喜,其业之衰,父母与忧焉,盖终其身无不为子而劬劳者。呜呼!父母之恩,世岂有足以比例之者哉!蔡元培
20、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恶,无益也。[中]蔡元培
21、 责己重而责人轻。(中)蔡元培
22、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中)蔡元培
23、 当我之幼时,未能为己、为人尽义务,而有教我、养我者,此被养、被教之权利,乃我预支之权利也。他日者,我任教人、养人之责任,既我应偿之义务也。至老年无力尽义务,而不妨享固有之权利,即支用中年所积蓄者而已。故中年之人,为绝对的应尽义务之人,其尽义务,半以偿幼年之预支,半以供老年之享用。蔡元培
24、 尽世界人类而爱之,此普通之爱,纯然伦理性质者也。而又有特别之爱,专行于男女之间者,谓之爱情;则以伦理之爱,而兼生理之爱也。生理之爱,常因人而有专泛久暂之殊。自有夫妻之制,而爱情乃贞固。此以伦理之爱,范围生理之爱,而始有纯洁之爱情也。[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25、 重在义务,不仅有益自身,且有益于人群,始不辜负此人生。一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26、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自己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27、 蔡元培先生曾送给我四个字:宏约深美。宏就是知识面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选择;深就是钻研精神,要人虎穴,得虎子,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了完美之境。这四个字点出了治学的奥秘。刘海粟
28、 天下唯不明白人多疑人,明白人不疑人也。一一(中)蔡锷0非亲身实验证明者,不可轻信。(中)蔡元培
29、 一个平庸的计划胜于无计划的瞎摸索。(中)蔡元培
30、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中国)蔡元培
31、 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以互相亲爱,敬礼有加,庶可收切磋之效。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
32、 若乃不尽义务,而唯攫他人义务之产业以为权利,是谓倚赖。(中)蔡元培
33、 以前的成效万不要引以为功,以前的损失也不必再作无益的愧悔。从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比如今日生。蔡元培
34、 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中)蔡元培
35、 人类之思想,所以能高出其他动物,而且进步不已者,因其有复杂之语言,而又有统一之文字以记载之。蔡元培
36、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中)蔡元培
37、 爱者,夫妇之之一义也。各舍其私利,而互致其情,互致其美,此则夫妇之所以为夫妇,而亦人生最贵之感情也。有此感情,则虽在困苦颠沛之中,而以同情者互相慰藉,乃别生一种之快乐。[中国]蔡元培《蔡元培全集》二卷
38、 凡谤毁人者,常不能害人,而适以自害。蔡元培
39、 我们知道科学的研究与发明,瞬息千里。十年前所发明的定律,现在或许要根本推翻,或许要重新估值。蔡元培《教与学》
40、 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蔡元培
41、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42、 非亲身实验证明者,不可轻信。(中)蔡元培
43、 自动学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中]蔡元培
44、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中)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名言
1、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5、美者,循超逸之 *** ,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6、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7、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8、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9、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0、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11、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12、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1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16、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3]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
17、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8、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9、“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更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2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
蔡元培名言
1、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2、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3、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4、把美育特别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
5、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6、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7、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8、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9、言有物,行有伦,论人格可称君子;学不厌,诲不倦,惜本校失此良师。
10、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1、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2、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13、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14、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5、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16、美者,循超逸之 *** ,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7、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
18、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19、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2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2、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3]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
23、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24、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更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2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26、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27、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28、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名言名句 蔡元培经典语录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美者,循超逸之 *** ,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言有物,行有伦,论人格可称君子;学不厌,诲不倦,惜本校失此良师。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蔡元培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因此必互相劝勉也。
教育是帮忙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我的潜质,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职责;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个性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余件珍贵文物。
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孔丘孟轲朱熹蔡元培陶行知是历史人物吗
都是。孔丘,即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轲,即孟子。儒家亚圣。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 *** 中央执委、国民 *** 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之一个法令——《大学令》。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