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历史简介有哪些?慈禧太后的生平简介有哪些?
慈禧太后的历史简介有哪些?
(1835年~1908年),同治帝的生母。她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清末时期的“无冕女皇”,生前,外人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和“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她。慈禧太后的生平简介有哪些?
一、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二、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三、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 *** 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四、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
五、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
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七、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1、本名:叶赫那拉·杏贞
2、别称 :西太后 、那拉太后、老佛爷、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3、所处时代:清朝
4、民族族群:满族
5、出生地:北京西四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据说,慈禧太后命书法家在扇子上题字。一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据说,慈禧太后命书法家在扇子上题字。一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完一看,漏了一个“间”字。慈禧认为书法家愚弄他,大怒,要处死书法家。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请您息怒这不是王之涣的诗,而是借用他的诗句填的词,说着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无言答对,不仅免了罪,还夸赞书法家一番。
1.联系山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无言答对:
——————————————
急中生智:
——————————————
无言以对: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急中生智:智:智谋。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左形右声:肝、惊、糊、裱、纲、松、理、越、河、铜、洋、硝。
右形左声:鹦、鹉、雌、刚、甥、雕、期、鸿、救、攻、颈、削。
上形下声:霖、茅、耄、竿、崮、空、简、管、爸、晨、花。
下形上声:盂、岱、悠、鲨、腐、基、裳、姿、梨、案、贡、凳。
外形内声:圆、衷、裹、固、痼、园、闾、街、匾、病。
内形外声:辩、辫、闷、戽、辨、闻、雠、问、瓣、阙。
希望能帮到你
慈禧和隆欲太后是什么关系
慈禧太后是隆欲太后的姑姑。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隆裕,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

扩展资料
1、慈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 *** 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2、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帝成婚,大婚庆典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
正当后宫上下为皇帝的大婚忙碌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深夜,这是一个雪花纷飞数九寒冬之夜,紫禁城突起大火,烧毁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
在婚期过后,隆裕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但光绪帝只宠幸珍妃,和隆裕之间感情很不好。而慈禧太后之所以会挑选她为光绪帝之皇后,也是希望由自己的亲侄女来监视光绪帝的一举一动,因此光绪帝对她多有所防备。
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裕太后
如何看待晚清重大影响人物慈禧太后?
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对晚清统治的影响?正面评价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 *** 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为因应自 *** 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