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寨沟是哪里的?九寨沟是哪里的,是在九寨沟的吗?
本文共计25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15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8日 00点04分38秒。
小九寨沟是哪里的?
小九寨沟是哪里的?小九寨沟=太湖源
简介
太湖源距杭州65公里,背靠亚洲更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可与苏州、杭州、安吉、桐庐、千岛湖等地的景区组成黄金旅游线。而且喜欢和动物亲近的人,还可参与当地的野猴节。
太湖源,顾名思义就是太湖的源头。太湖之水正是发源于此地海拔1271米的主峰马尖岗。太湖源是临安开发最早的生态旅游区之一,环境典雅幽静,风光秀美,因此也被俗称为“小九寨沟”。因景区的崖壁上长满了龙须草,当地人又叫“龙须峡谷”。又因此地自古就有野生猕猴出没,又被叫作“猢狲沟”。
在这个天然绿色长廊里,植被覆盖率达98%,植物种类繁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湿润。近九十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龙须壁、千仞崖等两相夹峙而形成的峡谷,幽深神秘,其间卵石遍布,溪瀑飞跌,碧潭环串,矮树斜倚于半空,龙须草悠飘于崖壁。水是太湖源的灵魂,太湖源的水至清至纯,可亲可近。
当地特产有苦丁茶、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野生动物的天堂
江河湖泊的源头大多是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因此源头所在地往往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太湖源头虽然离杭州不过几十公里,并不像长江、黄河的源头那么远离城市村镇,但由于这里林木丰茂,植被原始,却同样也是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海拔1271米的马尖岗是太湖源的主峰,栖息于马尖岗一带最为珍稀的野生动物当数国家一级保护的梅花鹿,其余同属一级保护的还有云豹、黑麂,属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等,诸如黄麂、野猪、野兔等就更为普遍了。
太湖源目前真正的野生猕猴只有一群,以马尖岗为中心的附近几十平方公里的山林是它们的活动区域。春夏时节,山上食物丰富,它们到龙须沟一带活动的次数相对就少。但在食物稀少的深秋及冬季,这群猕猴就经常会在作为太湖源主景区的龙须沟一带出没。猕猴下山的目的就是偷吃田里的庄稼。猕猴十分聪明,什么时候哪块山上出笋了,什么时候哪块地的玉米成熟了,诸如此类的情况它们都了如指掌,所以行动的针对性很强。因此,到了庄稼成熟的时候常要去人看着,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这些小家伙糟蹋个精光。太湖源景区现也养有一群猕猴,但这群猕猴是景区为便于游客观光而经过人工驯化的,虽然猴群中仍保留着猴王及哨猴等野生猕猴的特征,但可以很好的和游客亲近。
九寨沟是哪里的,是在九寨沟的吗?
公司要组织出游去九寨沟了,听说那儿的九寨沟环境特别好,九寨沟是哪里的,是在九寨沟的吗??…........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四川黄龙景区和九寨沟是一个地方吗
完全不同的两种景观,但是又比较近,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之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毗邻,仅相距100公里。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之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素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九寨沟的水美的惊人;尤其金秋十月,色彩丰富,四季不同景致,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旅行。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毗邻,仅相距100公里。因沟中有许多彩池,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变幻出五彩的颜色,被誉为“人间瑶池”。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面临涪江源流,长7.5gl,宽1.5公里。其中的巨型钙华岩溶景观是当今世界规模更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黄龙风景名胜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也有说法在此基础上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该风景区海拔3000米以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达到7座,是中国更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这一地区还生存着十余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1992年12月,黄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是什么,求学霸指点,谢谢!
1、九寨沟历史背景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长江水系二级支流白水江源头的一条“Y”型大支沟,流域面积六百多平方公里。
九寨沟的自然景观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经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和新构造运动,九寨沟形成了大量的褶皱和断裂,整个景区上升为陆地,这些构造运动形成了九寨沟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同时,在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及多次冰川退缩基础上,经过高寒岩溶和重力灾害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九寨沟共有大小海子108个,其中,长海是面积更大的海子,形成于53.6万年前,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
长海的水面相对稳定,水流通过地下岩溶水系统补给了日则沟的海子,成为九寨沟重要补给和调节水库。
2、九寨沟现状
虽然大规模的游客能在短期内给九寨沟创收,但也给九寨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破坏,游客间接产生的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等使景区的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极限。
同时,九寨沟风景区景观类型较多,但面积比例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不高,景观破碎化明显,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倡导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九寨沟价值意义
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的核心地和走廊带,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美学旅游价值。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性突出。
九寨沟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蓝冰和藏族风情并称“九寨沟六绝”,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九寨沟还是以地质遗迹钙化湖泊、滩流、瀑布景观、岩溶水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九寨沟那边有个源头,请问是黄河还是长江源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